自从美国以对瑞士的贸易逆差为由,对瑞士商品进口征收高额关税后,如何削减对美顺差,就成了瑞士人关注的重点。而打开海关的账本会发现,黄金在瑞士和美国贸易中占重要地位。
瑞士海关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7个月,瑞士共出口黄金近1040吨。其中,向美国出口518吨,占比近50%。518吨的出口量远超去年同期瑞士对美13.8吨的黄金出口量。
从价值看,今年前7个月,瑞士向美国出口的黄金价值429.4亿瑞士法郎(约3846.4亿元)。这比除黄金外瑞士对美其他出口商品的总额还要高。
为了削减这部分出口,瑞士人想出一个办法,把瑞士的一些黄金精炼厂搬到美国去,让黄金行业提高其在美国的精炼能力,以帮助平衡贸易流动。
然而这一计划实施并不容易。瑞士的精炼厂之所以有目前的规模,是占据了天时和地利。要是搬到别处,就失去了目前的优势条件。
在LBMA(伦敦金银市场协会)的合格交付商清单上,当前共有全球66家精炼厂榜上有名。如果按数量分,全球黄金精炼的中心在中国,有多达18家精炼厂出现在榜单上,占总数超过四分之一。这样庞大的精炼能力,与中国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国、进口国和消费国的地位相匹配。
长期以来,被称为全球黄金精炼中心的瑞士,有5家精炼厂榜上有名,是仅次于中国的黄金精炼厂数量全球第二多的国家。从黄金地缘上看,瑞士的地位比中国更好,其处于英制和公制两种黄金计量体系中间,凭借其精炼能力连接两大市场。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美国进口的大量黄金,来源地都是瑞士。
对黄金进口颇有微词的美国,目前只有两家精炼厂位于合格精炼商名单上。一家在犹他州的盐湖城,另一家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北阿特尔伯勒。这两家精炼厂分别为旭化成和美泰乐服务。
瑞士能成为全球精炼中心,也和天时有关。在20世纪60年代前,全球黄金精炼中心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伦敦。英国的炼厂一度占据全球主要精炼产能。比如,早在1913年皇家铸造精炼厂就出品黄金610万盎司,同时庄信万丰400万盎司。不过风水轮流转,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元危机中,伦敦的炼厂开始走下坡路。
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,美元危机带来了黄金荒,大量黄金流出伦敦。全球黄金市场的各种竞争性发展逐渐侵蚀了英国黄金精炼业,依托于银行的瑞士精炼厂才开始发展起来,逐渐取代了英国的地位。
在1968年伦敦黄金池的崩溃之后,大量黄金流入了当时的瑞士三大银行——瑞士联合银行、瑞士信贷银行和瑞士信贷集团。这3家银行也成立了苏黎世黄金储备银行,并在20世纪70年代初从伦敦获得了大部分南非黄金销售业务。由于瑞银和瑞士各拥有一家黄金精炼厂,黄金精炼业务就流入了瑞士的黄金精炼厂。
瑞士黄金精炼业务的崛起,依赖于之前黄金业务形态的变化。而如果为了短期的贸易平衡去迁移炼厂的话,那可能就是瑞士精炼业务下行的开始。
编辑|焦扬 版式|焦扬 视觉|张宗伟









